在一項新的研究中,來自德國凱澤斯勞滕大學、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和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新合成的蛋白到達細胞中各自靶區(qū)室的一種新機制。旨在運送到線粒體中的蛋白并不會被直接運送到線粒體中,而是先被引導到內(nèi)質(zhì)網(wǎng)的表面上,在那里,它們沿著內(nèi)質(zhì)網(wǎng)的表面“沖浪”。這種機制讓新合成的蛋白保持運送能力,并且可能阻止它們聚集在一起。蛋白聚集可能是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人類疾病的關(guān)鍵問題。相關(guān)研究結(jié)果發(fā)表在2018年9月14日的Science期刊上,論文標題為“An ER surface retrieval pathway safeguards the import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roteins in yeast”。論文通信作者為凱澤斯勞滕大學線粒體生物學專家Johannes Herrmann教授和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Maya Schuldiner。
Katja G. Hansen1,*, Naama Aviram2,*,†, Janina Laborenz et al. An ER surface retrieval pathway safeguards the import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roteins in yeast. Science, 14 Sep 2018, 361(6407):1118-1122, doi:10.1126/science.aar8174.